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解放战争的学习,使员工明白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二、教学重点:
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国内和平所做的努力
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
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原因
四、教学时间:2学时
五、主要内容:
在抗日战争取得伟大的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国国民党凭借起其执政地位,企图独吞抗战的胜利果实,准备发动内战,同时又以和平谈判进行政治欺骗。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在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等政治斗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
在人民对国家前途进行历史选择的关口,国内各派政治势力的政治主张激烈碰撞,国民党悍然发动全国规模的反共反人民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阶级,阶层的人民,经过三年多的人民解放战争,推翻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独裁统治。在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坚实基础上,建立起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赢得了人民历史性的选择。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一、内战爆发前的国共两党
经过抗战烽火的锤炼,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成熟,发展起来。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一直高举民族解放的大旗,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最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敌后抗战,赢得了人民的信赖,发展了自己的力量,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发展到拥有120万党员,120万人民军队的政党,并且同国统区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政治生活中所占的比重,已经同抗战前大不相同了。
而国民党政府由于在抗战过程中坚持独裁统治,在战争中后期积极反共,消极抗日,随着抗战胜利的临近,越来越把注意力放在消灭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力量上来,使自己和人民的裂痕进一步加深。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抗战胜利后,坚持独裁专政,希望采取一切手段消灭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力量,中国共产党坚持争取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使自己赢得了在政治斗争的主动地位。在内战爆发前国共两党的主要政治活动有:
1.国民党挑拨内战
1945年8月11日,蒋介石在获悉日本即将投降的消息后,命令共产党领导的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所有该集团所属部队,应就原地驻防待命。”同时命令敌军驻华最高指挥“除按指定之军事长官的命令之外,不得向任何人投降缴械。”新华社发表评论说,蒋介石的命令从头到尾是在挑拨内战。
2.重庆谈判
蒋介石对发动大规模内战还有所顾忌,原因如下:
第一、抗战胜利后,人民普遍要求和平;
第二、沦陷区的重要城市和交通要道都处于共产党领导人民武装手重,国民党军队大多退到西南地区,需要时日在共产党之前赶到华北和东北地区;
第三、苏美英三国出于不同考虑,不赞成中国发生内战;
第四、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今非昔比。
所以蒋介石于8月14日,20日,23日先后向延安发出三次电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面商“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希望借和平谈判争取时间,部署内战,如果毛泽东不接受邀请,就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拒绝和平谈判,把内战的责任加到共产党身上。
中国共产党在七大上就提出了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抗战胜利后,在争取和平建国的同时,对内战威胁保持了高度的警惕。8月13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说:“蒋介石要发动全国规模的内战,他的方针已经定了,我们对此应有准备。”针对蒋介石的邀请,中共认为同国民党和平谈判是必要的,可以使内战推迟爆发或局限在局部范围内,可以提高全国人民政治觉悟,看清楚蒋介石是真要和平还是要独裁内战。8月25日,中国共产党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去重庆,同国民政府谈判。
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正式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国民政府同意“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同意结束国民党训政,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但是解放区的人民军队和政权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通过重庆谈判,击破了国民党散布的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以实际行动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的诚意,起到了教育人民以及争取和团结广泛的和平民主力量,特别是争取和教育中间人士的作用。
3.政治协商会议
1945年11月25日,国民党统治区爆发了“反对内战,争取民主”的12·1运动,反内战运动高涨起来,同时,在12月27日莫斯科外长会议上,苏,美,英三国外长在中国问题表示一致同意:“必须在国民政府之下建立一个团结而民主的中国,国民政府各部门必须广泛地由民主分子参加,并且内战必须停止。”
在国内外出现有利于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形势下,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于12月16日抵达重庆,为实现停止内战,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继续同国民政府进行谈判。
经过多次呼吁和多方奔走,1946年1月10日,国民党政府公布国共两党签署的停战令,同时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这次会议历时22天,由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共38人出席会议,通过了有利于民主的五项协议,再一次确认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以及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党派平等和平建国途径。政协及其协议体现的党派平等协商的精神在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政协协议很快被国民党反动派撕毁,民主和平统一建国的尝试成为泡影。
二、内战爆发
1.国民党发动内战
(1)占领解放区城市
虽然和平谈判和政治协商一直进行,但是国民党政府并未放弃以战争手段消灭共产党的念头,在双十协定签订的第三天,蒋介石发布进攻解放区的密令,在日本投降后的两个月间,有30座解放区城市被国民党军队占领。
(2)得到美国支持
1946年的上半年,表面上看,国共双方的停战协定仍在继续执行,国民党,共产党和美国组成的军事调处执行部不断派人到各冲突地区调处,但是在背后国民党一直在美国的支持下加紧部署内战:美国用军用飞机和军舰把大批国民党军队运送到华北,华东,东北等地,抢先占领各大城市和战略要地,在短时间内接受了100多万日军和几十万伪军的武器装备,同时美国政府给国民党提供了大量军事武器和陆军顾问团,海军顾问团。美国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在中国建立一个亲美的政府,“阻止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使中国成为自己战后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6年5月初,国民党还都南京,中共代表团随即到南京,上海继续艰苦的谈判活动,但是蒋介石已经做好发动内战的准备,6月26日,国民党政府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调集国民党军队22万人围攻鄂豫边境的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2.中国共产党的战略防御
中国共产党在争取和平的同时,也未对国民政府抱有幻想,9月19日,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全国战略方针,在南方做出让步,收缩南部防线,集中力量争取控制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东北地区,先后从各解放区抽调11万军队和2万干部,进入东北,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统一领导东北工作,各路进入东北的部队与原东北抗日联军共同组成东北民主联军,由林彪任总司令。
在重庆谈判期间,刘伯承,邓小平指挥晋察鲁豫人民军队在山西歼灭来犯的阎锡山部队35000人,遏制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进攻,加强了中共在重庆谈判中的地位。
内战之初,国民党政府以193个旅,约160万人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企图在3到6个月时间内“整个解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当时解放区是被国民党军队分割包围的,在物质上得不到任何支援;解放区内部封建势力尚未肃清,后方不巩固;加上国共力量对比悬殊,人民军队在内战开始后处于战略防御阶段。
(1)战略措施
面对严峻的形势,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正确的态度和战略措施:
第一、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的情况比较上,提出“一切反对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认为必须并且能够打败蒋介石的进攻,提出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善于斗争,善于胜利;
第二、政治上“必须和人民群众亲密合作,必须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人”,在军事上强调“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在财政经济上提出必须做持久打算。
第三、继续通过谈判斗争,揭露国民党内战独裁的真面目,为此,周恩来等人一直留在南京,上海同国民政府进行谈判。11月15日,由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在南京正式召开,制定并通过了维护国民党一党专政的《中华民国宪法》,彻底关闭同共产党谈判的大门。19日,周恩来回到延安。这样就使更多人看到共产党是在被迫情况下进行自卫战争,赢得政治上的主动。
(2)军事行动
从1946年6月到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成功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为后来转入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
A 1946年6月—1947年2月 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从1946年6月下旬到1947年2月,各解放区居民同仇敌忾,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人民军队沉着应战,集中优势兵力,力争在运动战中各个歼灭敌人,主要实在内线歼灭敌人,到10月,人民军队共歼灭敌人29.8万人,收复失地48座,国民党军队逐渐出现了战线延长兵力不足的情况,丧失了全面进攻的能力,企图以速战速决的方式“整个解决”人民军队的计划随之破产。
B 1947年3月—6月 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国民党被迫放弃全面进攻的战略,对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在晋冀鲁豫,晋察冀,东北战场上转取守势,抽调兵力进攻陕北,山东解放区。人民解放军继续执行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在山东战场上,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领导下,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在孟良崮战役上,全歼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队精锐整编74师三万多人,基本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进攻。在陕北,国民党军队投入25万人的兵力向延安发动袭击,3月19日,中央军政机关主动撤离延安,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到1947年8月,基本上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3.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1)军事行动
在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军进程中,各解放区人民军队陆续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到1947年6月,国共双方力量的消长明显出现利于共产党的趋势。中共中央做出决策,不等完全粉碎国民党军队的战略进攻,不等解放军在数量上占优势,立刻组织和指挥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中共中央将战略进攻的方向确定为地处中原的大别山地区,据此做出战略部署,逐步形成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作战格局。
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约12万人发起鲁西南战役,一举突破黄河天险,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然后分左中右越过陇海路,于8月末进入大别山地区,到11月,在大别山“站稳了脚”。为了配合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由陈庚,谢富治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由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主力分别从两路进入大别山,到11月下旬,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都达到外线,布成“品”字形阵势,把战线由黄河南北推进到长江北岸,使中原地区由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的重要后方,变成人民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
与此同时,各地的人民解放军也渐次转入反攻。
(2)转入战略进攻的其他条件
解放战争进入第二个年头,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阶段的内线作战直接转入战略进攻阶段的外线作战。与此同时,中国感共产党在解放区更加普遍深入地开展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使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普遍高涨,工农联盟更加巩固;在国统区以员工群众为先锋的爱国民主运动逐渐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① 土地改革
解放战争能够胜利,是和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更加普遍深入地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是分不开的,土地改革是解放战争胜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A内容
1946年5月4日,在全面内战爆发前夕,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决定将党的土地政策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到1947年下半年,解放区三分之二的地区基本解决土地问题。
1947年7月到9月,中共在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并于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批准公布。主要规定:
第一、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第二、乡村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连同乡村中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统一平均分配;
第三、没收地主的土地和财产,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和财产,分给农民。
第四、农民大会及其选出的委员会为土改的合法执行机关,可以组织人民法庭来保证贯彻土改的政策法令,维护革命秩序。
全国土地会议后,中国共产党派出大批土改工作队深入各解放区农村,开展发动农民群众,组织贫民团和农会,控诉地主,惩办恶霸,着手没收地主土地等工作,各解放区农村迅速形成土地改革的热潮。
土改开始的时候,由于全国土地会议对于解放区土改不彻底和党内不纯的情况估计得过于严重,没制定具体的政策保证实施不侵犯中农利益和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原则,以致于土改初期出现了“左”的偏向,中共中央采取了坚决措施予以纠正。
B意义——解放区土地改革的胜利进行,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在全国的胜利,具有特殊意义。
第一、巩固工农联盟
土地改革使农民对土地的渴求得到满足,因而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国共产党,同解放战争的胜负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工农联盟更加巩固,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
第二、发展农村生产力
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普遍高涨,使农村的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三、提高农民革命积极性
根除土地革命是一场激烈的农村阶级大革命,为了保卫胜利果实,农民积极参军,支援前线,使农民的政治觉悟和组织程度空前提高,这是解放战争迅速走向全国胜利的重要保障。
②第二条战线的开辟
在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国民党统治区人民掀起声势浩大的爱国民主运动,逐渐形成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I,抗议美军暴行运动——由于国民党政府同美国政府签订的条约和协定中给予美国许多特权,美军在中国到处横行不法,1946年12月24日,发生了美国士兵强奸中国女员工的事件,成为触发抗暴运动的导火线,12月30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员工在北平举行了抗议美军暴行的示威游行,中共在国统区的地下组织以此为契机,发动各大城市群众响应北平员工运动,抗暴运动逐渐席卷全国,许多文化界名士和一些党派和社会团体也发表生命,声援员工的爱国运动,要求美军退出中国,形成了统一战线性质的广泛的人民运动。
II,台湾二·二八运动——1947年2月28日,以国民党政府专卖局缉私人员在台北殴打女烟贩并枪杀在场市民一人为导火线,台湾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掀起了二二八运动,尽管这场运动被国民政府从大陆调来的军队在半个月内镇压下去,但对国民党军队起到了一定的牵制作用。
III,5·20运动——5月,国民党统治区以员工运动先锋的爱国民主运动达到全国规模,5月中旬,南京,北京,上海,北平等大中城市的员工反饥饿,反内战的示威游行活动趋于会合,20日,在国民党准备召开国民参政会之时,5000余名员工在南京举行了大游行,由于国民党政府在出动军警镇压时,逮捕打伤员工150余人,立刻激起各阶层对员工的声援,以“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为口号的员工运动遍及国民党统治区的60多个大中城市。这次运动在政治上使国民党集团更加孤立。
第二节 国民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1.决战前的国共两党
(1)共产党蒸蒸日上
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的作战,使解放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进入了战略进攻阶段,1947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一改在内战爆发之初提出的“武装自卫”的口号,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1948年后,各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不断扩大攻势规模,组成了西北,华北,中原,华东,东北5支强大的野战军,各解放区相继连成一片,而且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人民解放军的后方进一步巩固。
(2)国民党统治危机
与解放区的蒸蒸日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民党统治区的形势全面恶化:
在政治上,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表现在:
①1946年11月15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由其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通过了一部人民无权,政府有权,地方无权,中央有权,立法无权,总统有权的《中华民国宪法》,1947年4月18日宣布改组国民政府,宣称要建立一个多党政府,实质上所建立的依然是国民党一党专政这种独裁统治无异于自决于人民,政治危机日趋加深;
②国民党统治区内的爱国民主运动继续发展;
③国民党内部派系矛盾重重,特别是蒋介石与李宗仁为首的桂系矛盾在1948年进一步激化,而此时,美国政府也准备中途换马,暗中采取了“抑蒋扶李”的方针。
在经济上,支撑国民党内战机器运转的物质基础是垄断社会经济命脉的官僚资本,官僚资本以帝国主义为靠山,利用手中掌握的国家政权力量极度压榨广大劳动者,造成恶性通货膨胀,物价疯狂上涨,民族资本陷入绝境,农村经济日趋破产,人民生活极度贫困,国民党的经济处于崩溃状态。
在军事上,到1948年6月底,国民党军队已经由“全面防御”转入“重点防御”。
2.三大战役
面对有利的战争形势,中共中央果断地将人民解放军的攻势转向同国民党军队的战略决战上,所定的决战方向首先指向了在全国战场中对人民解放军最有利的东北战场,从1948年9月12日到1949年1月31日,按照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东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和华北军区两个军团发起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华北全境和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共歼灭敌人173个师,达154万人,国民党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3.推翻南京国民党政权
1949年元旦,新华社发表了由毛泽东起草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提出不允许革命半途而废,让反动派养好伤,卷土重来,1月14日,毛泽东以中共中央主席的名义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提出在惩办战争罪犯,废除伪宪法和伪法统,改变一切反动军队等8项条件的基础上,与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
1月21日,蒋介石宣告引退,总统职务由副总统李宗仁代理,在下野前,蒋介石任命他的亲信执掌尚在国民党控制下的东南和西南各省的军政大权,将国库价值5亿美元的黄金,白银,外汇移存台湾,并规定和谈的限度是划江而治。
4月1日,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和以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中共代表团在4月15日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送交国民党政府代表团,但是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
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由总前委书记邓小平指挥的第一、第二野战军在中原军区部队的配合下,发起渡江战役,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顷刻瓦解,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国民党统治政权崩溃,随后人民解放军继续想中南,西北,西南各省胜利进军,分别以武力方式或和平方式解放国土,国民党集团的残余势力被赶出中国大陆后,遁居台湾。
六、思考题:
1.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的土地改革有哪些意义
2.列举历史事实说明,在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由 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条件有哪些
七、参考文献:
1.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 (1945年8月13日)
2.毛泽东《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年12月25日)
3.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1948年12月30日)
4.蒋介石:《1946年元旦广播演说》
5.任弼时:《土地改革中的几个问题》(1948年1月12日)
八、教学后记: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民主党派是在抗日战争中和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在抗战期间,民主党派的以建立英美式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为内容的第三条路线开始发展,在团结抗战,反对国民党独裁,推动国统区民主运动等方面开始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在反对国民党政府独裁,内战,建立联合政府等方面形成政治合作的友党关系,民主党派的第三条路线也在国民党政府的镇压下,在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中归于破产,广大民主人士在政治上进一步靠拢共产党,承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为建立新中国的共同努力中,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格局。
一、民主党派的形成
民主党派是泛指1927年国共分裂以后产生的,介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之间的政党和政治派别。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使国民党由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变成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从这个时候开始,民族资产阶级开始重新组织力量,重新组织政党,形成较早的民主党派“中国致公党”和“第三党”。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爱国民主人士。民主党派从来都不是单纯的资产阶级政党,而是带有阶级联盟性质的组织。
从20年代开始,他们主要是独立开展反帝反蒋的活动,由于势单力薄,没有取得什么大的成就。
二、抗战期间民主党派
1.民主党派的发展
30年代,日本加紧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共产党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得到全国各界各阶级的响应。这时民主党派开始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向国民党政府争取民主权利,推动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
1939年10月,国民党参政会小党派的参政员失望于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由“第三党”的章伯钧等发起成立统一的建国同志会。1941年3月,建国同志会改组成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9月,顺应时局发展和盟员增加的趋势,改称中国民主同盟,形成了仅次于国共两党的第三大政治势力,标志着中国的中间党派开始结合起来,在政治上日益活跃并趋向进步,对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民主同盟主要主张是加强团结,抗战到底,结束党治,实行宪政,它所主张的“国权统一”,“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属于建立欧美式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
2.和中共的合作
这时期的民主党派依然试图在国共两党之间发展积极的政治力量,借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是民主党派在团结抗日,结束一党专政,建立民主政治上,同中国共产党的要求一致,所以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形成了互相支持,团结战斗的关系。
1941年1月,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发动皖南事变,掀起反共高潮,宋庆龄,何香凝等人在香港发动抗议运动,要求国民政府“撤消剿共部署,解决联共方案”,冯玉祥,黄炎培等公开抨击国民党倒行逆施。越来越多的中间势力开始同情中国共产党,并明确表示支持共产党。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以抗日大局为重,在军事上重建新四军军部,在政治上揭露国民党破坏抗战的阴谋,先后提出了解决皖南事变的两个“十二条”办法,其中就有“承认中共和各民主党派的合法地位”以及“成立各党派联合委员会”等支持民主党派的要求。
中国民主政团在重庆成立后由于国民政府多方刁难,无法在重庆公开活动,只得派人到香港开展工作,得到中国共产党驻港办事处的支持。1944年1、2月间,黄炎培在重庆民主宪政会上提出实行约法,尊重人民自由,刷新政治的主张,得到共产党的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决定参加宪政,达到战胜日本,建立民主国家的目的。9月15日,在国民参政会上中共代表林伯渠提出了建立联合政府主张,民主党派积极响应。
三、解放战争前后的民主党派
1.民主党派的发展和与中共的合作
抗战胜利后,一些爱国民主人士为推进和平民主的实现,在政治上更加活跃,从1945年底到1948年1月,“中国民主建国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等民主党派先后成立,壮大了民主党派的力量,这些民主党派也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在争取和平建国和推翻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结成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友党关系。
在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期间,中国共产党帮助民主党派争取了参与商讨国是的权利,1946年的政治协商会议是多党派政治协商在中国政治发展中第一次尝试。在这期间,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通力合作,彼此协商,互相配合,联合民主党派同国民党的内战独裁做斗争,逐渐得到了民主党派的信任和拥护,形成了患难与共,政治合作的友党关系。
2.政治主张
民主党派并未放弃自己的政治主张,民主党派的领导人一直希望在国共两党之外组织第三个政党以左右政局,中国民主政团将国共两党以外的主要政党和政治派别囊括在内,就是这种主张的表现。他们希望在中国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希望形成第三大党“缓和国共两党的武力对峙与冲突”,二是“团结国共两党以外的进步人士,促进民主。”内战爆发后,国民党破坏政协协议,召开非法国民大会等行动,使民主党派实现第三条路线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但是民主党派仍然坚持“保持内战环境中超然独立的地位”,调节国共两党的武力党争,建立民主共和国。随着人民解放军的胜利进军,民主党派开始宣传南北朝,划江而治,希望保持其政治活动的余地。
3.第三条路线的破产
正在民主党派奔走呼号之际,国民党为了维护其一党专制,决意镇压民主党派,于1946年7月暗杀了民盟中央委员会的成员李公仆和闻一多,1946年11月,国民党单独召开了国民大会,遭到中共,民主党派和其他进步人士的抵制,拒绝承认伪国大通过的“宪法”。1947年5月到10月,中国民主同盟在各地的许多盟员被捕,被杀,1947年10月,国民党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强令解散民盟,11月5日,中国民主同盟发表《中国民主同盟总部解散公告》,宣布自即日起盟员一律停止政治活动,总部负责人总辞职,民盟的解散标志着第三条路线彻底破产。
民主党派主张的第三条路线失败的原因主要有:(略讲)
(1)主观原因
中国民主党派所依靠的社会基础即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异常软弱,并不具备实现第三条路线的能力和勇气。
(2)根本原因
国民党和共产党作为决定中国命运的两大力量,不会允许中间派政治路线的存在。
(3)社会原因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主张在中国并没有赖以实现的群众根基。
(4)直接原因
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展让民主党派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政策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促使中间势力转向新民主主义立场。
(5)外部原因
美国和苏联作为国际上两大对立阵营,基于各自的对华战略,不支持中国民主当派执政。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1.重建民盟总部
1948年1月,民盟的主要领导人沈钧儒和章伯钧在香港开会,宣布重建总部和恢复活动,会议一再批判所谓的“中间”和“中立”等第三条路线的主张,提出要与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消灭反民主反和平的独裁政权”,“建立一个真民主,真和平的新中国”。至此,民主党派和国民党彻底决裂,彻底抛弃了中间路线的幻想,基本接受了中共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成为中共可靠的巩固的同盟者。
2.接受中共领导
(1)响应“五一”号召
1948年,中国共产党发出了“五一”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民主党派纷纷通电响应。
(2)发表《对时局意见》
从8月开始,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陆续北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参与筹备召开新政协和建立新中国的工作。1949年1月22日,各民主当派和著名民主人士55人联名发表《对时局意见》,强调“革命必须贯彻到底,革命和反革命之间绝无妥协与调和之可能”,而在人民民主阵营之内“亦不容许有所谓的中间路线之存在,”明确“表示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共策进行。”这是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第一次以共同声明的形式,公开明确地表示彻底抛弃第三条路线和第三大党的政治幻想,郑重而一致地承认并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格局由此形成。
3.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格局的形成
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共有11个民主党派,初步形成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格局。1949年底,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并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人民救国会自行解散,遂形成现有的八个民主党派的格局。
新政协召开后,许多民主党派认为民主革命已经胜利,自己的政治主张已经实现,历史任务已经完成,准备解散自己的组织,中国共产党认为“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也应该和各民主党派团结一致,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劝说各民主党派整顿党的组织,统一党内思想,投身新中国的建设。
补充资料:
【民主党派】通过协商,民主党派就所联系的群众作了相对分工:
九三学社主要联系科技界;
民主促进会主要联系出版界和中小学教育界;
民主建国会主要联系工商界;
台盟主要联系在大陆的台湾籍人员;
致公党主要联系华侨;
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要联系原国民党党政军中的民主派;
民盟主要联系高校科研等界知识分子;
农工民主党主要联系医药卫生,科技文化界知识分子。
这样,既不同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一党制,也不同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多党制,中国形成了共产党为执政党,民主党派为参政党的特殊的政党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各民主党派都确定以《共同纲领》和宪法,人民政协章程总纲作为自己的政治纲领,积极参加人民政权和人民政协的工作,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顺利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和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以后,各民主党派的性质亦随之发生根本变化,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它们既是中国爱国统一战线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维护国家安定团结,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的一支重要力量。
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历史性选择
一、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共同纲领》
1949年1月22日,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联名发表《对时局意见》后,筹备政治协商会议工作就在这一格局基础上有序进行。
1949年6月15日到19日,毛泽东在北平主持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会议,加紧进行具体的筹备工作。
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总结了中国百余年革命的历史经验,对即将建立的新中国的性质以及各阶级在国家的地作用和相互关系等问题作了明确的回答。
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经验总结为三条:“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
毛泽东在这篇文章通过阐述中共产党在政权问题上的观点和基本纲领,为建国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基本依据。
9月21日到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一致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会议决定了国旗,国歌,确定了北平为首都,复名为北京,还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规定的国家性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关于政权机关的规定是:”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等等(阅读教材第134页)
《共同纲领》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理论和纲领的体现,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成果。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七届二中全会
当解放战争即将在全国取得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为自己由一个领导人民革命的政党走向全国执政地位的重大转变做准备。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在河北平山县举行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主持会议并做重要报告,主要内容是:
(1)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方针;
(2)必须将全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城市,全党必须以极大的努力学会管理和建设城市;
(3)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4)全党在革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采取的基本政策。
七届二中全会的最大的意义在于在中国共产党在由长期在革命战争中的政党转变为全国性政党的关键时刻,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做好重要而充足的准备。
2.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北京举行首次会议,一致决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共同纲领》为政府的施政方针。推举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决议向各国政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并愿意与各国建立平等外交关系。
下午三时,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地位的确立,因而具有划时代的伟大历史意义。
(1)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中国历史上翻天覆地的大事变,是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有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成一个真正独立,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奴役中国的历史。
(2)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改变了世界格局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极大改变。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制度,推动和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对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对世界历史都有深远影响。
(4)证明了马列主义思想的真理性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真理性。
六、思考题:
1.简述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形成的历史过程
2.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和召开意义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和基本经验
七、参考文献:
1.《中国民主同盟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1945年10月11日),《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
2. 施复亮:《何谓中间派》(1946年7月14日),上海《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