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介绍  教师队伍  教学内容  教学条件  相关资料  特色与政策  网络课程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2015-05-26 12:51   审核人: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仰察宇宙,俯究人类,千差万别、无限多样的事物归为一体,皆属于物质,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人类对物质观念的认识,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确立和发展是同一定的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联系的,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的限制下,又不断地突破这些限制,由朴素到科学、由片面到全面、由肤浅到深入地发展着的。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各种形态的唯物主义,力图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揭示它的本原,对物质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提出了许多正确的论点,为科学的学物质观的形成作了必要的准备和积极的贡献。然而,由于受到当时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它们终究未能对世界的物质性作出科学的解释,未能对物质范畴作出科学的界定。

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在当时实践的基础上,对世界的物质本原进行过论证。例如,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宇宙万物发源于水,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万物的始基,中国古代哲学家也提出了宇宙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五行)构成的论断。他们试图从客观事物本身来说明世界的物质性,从而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这种观点在当时只能是一种猜想,同时,它把万物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这种朴素的物质观,反映了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尚处在初级阶段。

到了近代,欧洲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依据自然科学的认识成果,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是“宇宙之砖”,原子的特性也就是一切物质的特性,各种原子既不可分割,也不能相互转化。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继承了古代朴素物质观的唯物论传统,在自然科学实证基础上又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发、猜测的局限性,在说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反对宗教神学、唯心主义方面,总的来说是一个进步。但是,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和缺乏辩证思维,它仍然存在很大的缺陷:第一,它把在质上无限复杂多样的物质世界,仅仅归结为原子在量的组成上的不同,而看不到原子的层次和状态本身的质的多样性、复杂性,更看不到原子也是不可穷尽的。第二,它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误把人类对原子这个物质层次的认识当作对物质的最终层次的认识。第三,它不理解特殊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辩证关系,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把原子的个性错看成物质的共性。第四,它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在社会历史领域里陷入了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扬了以往唯物主义的传统,在概括总结科学发展特别是19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物质观。这是物质理论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是物质观念历史发展的高级阶段。

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就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就是说,物质是各种实际存在的事物和现象所具有的共性,物质范畴就是从各种具体事物和现象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普遍性。但这一重要论述并没有被当时绝大多数的自然科学家所接受,因此,当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研究中出现了重大突破,发现了电子、X射线和放射性元素时,一些受形而上学支配的物理学家认为“原子非物质化了”。唯心主义者则宣称“物质消失了”,“唯物主义被驳倒了”。为了捍卫唯物主义,回击唯心主义的进攻,列宁概括了自然科学的新成就,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对物质范畴作了明确的规定和深刻的阐述:“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列宁的物质定义指出了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原则,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它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上去把握物质,强调了物质“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的客观实在性,指明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独立性和意识对物质的派生性、依赖性。

第二,列宁的物质定义指出了物质的可知性,坚持了反映论和可知论的原则,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就是说,物质可以为人们所反映,可以被人们所认识。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今天未被认识或难以感知的事物,随着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迟早会被人们所认识。

第三,列宁的物质定义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从而把哲学的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及其概念区别开来,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它以“客观实在”作为物质的唯一特性,这就建立了统一地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飞跃,为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物质世界发展到—定阶段便产生了自己的对立物——意识。物质从其自身的发展中产生出能够思维的生物,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个决定性的环节:即由无生命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由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由一般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

一切物质形态都具有自己的反映特性,这是“物质的本性”的最普遍的表现之一。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是指物质在外界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所发生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反映,其特点是改变自身的存在状态或转化为它物。这是一切物质形态都具有的反映特性,是向高级反映形式过渡的基础和起点。随着无机物向有机体的演化和生命的出现,便产生了低等生物的反映形式,即刺激感应性。所谓刺激感应性是指生物对外界环境的作用和影响所产生的一种应答机能,这种机能使生物具有趋利避害的选择性,表现了低等生物不同程度的主动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包含着感觉的萌芽。在此基础上通过漫长的自然选择过程,就由低等生物中逐渐产生出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动物乃至高等动物,出现了动物的感觉和心理。高等动物经过漫长的进化,在距今300万年前,其大脑皮层达到了动物演化发展阶段的最高峰,具有了在动物阶段最高级的分析能力。之后,随着类人猿向人类的转化,产生了更加完善而复杂的人脑。与此相适应,也实现了由动物的心理过渡到人的意识这样一次意义更加伟大的飞跃。

人的意识是由动物心理发展而来的,但纯粹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地产生意识。“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意识作为社会的产物,其根源在于劳动。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与可能,劳动产生了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劳动创造了人类意识的特殊物质器官——人脑,劳动丰富了意识的内容,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不是物质本身。它是一种精神现象,而这种精神现象又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物质基础。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现代科学证明,人脑是由多达1100亿个神经细胞组成的蛛网密集、交叉缠结、极为复杂和精细的神经巨网络系统,仅分布在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就有150亿至300亿个之多。人脑的神经网络具有“等级式”的结构。它们分工合作,各司其职。人的大脑皮层是整个意识活动的中心。皮层有200个功能区,分别对感官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外界因素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引起的各种刺激,沿着神经纤维传达到大脑皮层专属的不同职能的各个区域,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复杂的意识过程。人脑是高度复杂而严密的物质体系,离开了人脑神经活动的生理过程,就不可能有意识存在。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人脑是思维的器官,但不是思维的源泉。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但光有人脑还不能产生意识。人脑好比一个加工厂,原材料和半成品只能来源于客观世界。人们只有在实践中同外在的客观世界打交道,使人脑和其它反映器官同客观世界发生联系,才会产生意识。正如马克思所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己。”意识活动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

由于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它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必然带有特定主体的主观色彩,因而只能是近似的反映,有时甚至是歪曲的反映。然而任何一种反映,都是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任何一种意识,即使是最荒唐的意识,也总具有它的客观原形。正如鲁迅所说:“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深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荒唐的宗教观念,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有其客观的基础,它不是把自然界和自然神化,就是使人间的力量具有超人间的威力罢了。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上一页 下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bet356亚洲版在线体育习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部   地址: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学府中路2号bet356亚洲版在线体育
电话:029-86173063 邮编:71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