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怎样看待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历史作用?这是在社会认识史上长期困扰人们的难题。唯物史观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它不仅从客体的角度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而且从主体的角度回答了人民群众和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19世纪40年代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同当时的德国唯心主义者、青年黑格尔派代表人物鲍威尔兄弟进行过一场论战。鲍威尔兄弟认为,历史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英雄”的精神,而人民群众是历史中的惰性因素。马克思恩格斯则针锋相对地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的是“行动着的群众”。这两种观点集中反映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主要分歧。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占统治地位的旧的历史观是唯心史观。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煞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可以被称为英雄史观。
英雄史观的产生有其深刻的认识根源、社会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从认识根源看,英雄史观之所以产生,主要是因为停留于历史现象的表面,把活动在历史舞台前面的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尤其是他们的意识的作用加以夸大并绝对化,而把默默无闻的广大人民群众及其历史活动置于视野之外。从社会历史的根源看,英雄史观的产生同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大多数人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少数人从事政治统治、垄断精神文化生活有关。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在私有制社会处于无权的地位,受剥削,受压迫,其积极性备受压抑,其历史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和社会应有的承认,而少数剥削阶级则掌握经济、政治权力,高高在上,独断专行,似乎他们在为所欲为地主宰历史。这就为英雄史观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土壤。从阶级根源看,剥削阶级的思想家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出于阶级偏见,不敢承认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而需要用英雄史观来为自己服务。这是英雄史观得以产生并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重要原因。与唯心史观相对立的是唯物史观。唯物史观主张,“全部历史本来是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人是现实的社会中的人,要全面、具体、历史地考察和分析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并说明历史创造者问题。
(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马克思主义考察人的出发点是实践活动及其社会关系,把人看作是现实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所谓现实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这种现实的人,是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只有把人看作是现实的人,才能正确地把握人及其活动的本质,把握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而且通过一定的创造物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确证。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劳动发展史是理解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同样也是理解社会历史创造过程和历史创造者的关键。人们创造历史的第一个或最基本的活动是生产劳动。
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又一重要观点。它告诉我们,人不仅作为“类”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而且在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也存在本质区别;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人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特别是经济关系中;人的本质是变化、发展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这一观点强调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要求人们从一定的社会关系包括阶级关系中去认识和把握一定群体和个人的本质和作用。在一定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上或者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有不同社会属性的个人或群体,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同的。
(三)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了如下原则:
首先,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虽然离不开个体的人的活动,但整体的社会历史并非个体的历史的简单堆砌。“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就每一个人而言,他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自己的“历史”,即通过自己的人生谱写了自身个体的“历史”。但这并不能与创造社会历史画等号。社会历史就其整体而言,是一定的群体(集体、阶级、民族乃至全人类)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产物的演进过程,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形成和演进过程。
其次,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体现在一定的历史主体的活动之中,一定的历史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动力体系的载体。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是社会领域中各种力量交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在这些纵横交错的力量中,既存在着符合经济运动必然性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推动和促进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力量;也存在着违反经济运动必然性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阻碍历史前进的力量。只有代表前一种力量的人才属于创造者之列。
最后,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它不是对历史表象的经验描述,而是对历史本质的逻辑把握。人与历史的关系具有类与历史、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的这三层关系。当把历史主体当作类来看待,从最抽象的形式上考察历史主体的活动时,无疑应该肯定总体的人在总体的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了“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观点,并借此同神创造历史、观念创造历史和超人创造历史等唯心史观划清界限。但是,唯物史观并没有停留在一般地承认“人”创造历史的这一点上,而是更深入地考察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的关系,考察群体与个体的关系,区分了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力量与非决定力量、主导力量与非主导力量,从而科学地解决了历史创造者的问题。
(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过程中,人民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是具有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的愿望的社会力量,是主张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和旧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广大的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的劳动群众,创造了人们吃穿住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和从事政治、科学、文化艺术等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前提。包括劳动知识分子在内的劳动群众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地积累和传播生产经验,不断地改进和发明生产工具,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过程的现代化和繁重体力劳动的逐渐减少,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的知识分子的脑力劳动将日益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生产活动。在当代,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广大知识分子在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日益突出。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精神生产活动的主体也是人民群众。劳动人民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一切科学理论,一切有价值的文学艺术,都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例如:我国古代反映农业、手工业、医药等方面科技成就的著作,都是在直接总结古代劳动人民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实践和医疗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许多中外文学名著,也都是在民间口头文学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提炼创作而成的。人民群众还直接参加创造了社会精神财富。在劳动群众中也直接产生了不少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例如,我国北宋时期发明活字印刷的毕昇,元代著名纺织革新家黄道婆,英国发明蒸汽机的瓦特、电磁学家法拉第,美国电学理论家富兰克林、发明家爱迪生,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狄慈根,俄国文学巨匠高尔基,等等。他们都来自社会下层,或者本人原来就是体力劳动者。知识分子在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或精神生产过程中起到了突出的重要作用。即使是一些出身于剥削阶级的知识分子,在创造社会精神财富中也作出了贡献,他们理应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并改造着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替,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但却不会随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实现和完成,而必须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在特定的社会形式中,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要求改进生产关系。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力军,他们在充当“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的角色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经济条件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有着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一定历史阶段所达到的生产力水平,是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在不同的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中,人民群众的经济地位、经济利益和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政治条件对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也具有直接的影响。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人民群众的政治地位和享受到的政治权利不同,他们在政治以及其他领域中的创造作用的发挥也不相同。精神文化条件也是制约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重要因素。一定历史时期的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着一定社会的思想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消极落后的文化意识会削弱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而先进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则对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人民创造历史的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经济、政治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条件,但也存在着许多有待完善和改进的方面。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够高,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和发展,科学文化还比较落后,人民群众的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加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进一步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在我国的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创造性地提出了党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是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之一。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强调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他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为我们树立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主张以人为本,都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地依靠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在首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求,解群众之所忧,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