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二)
1、 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分为哪些阶段?
答: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自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之前,资本主义的发展处于自由竞争阶段。19世纪后半叶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垄断现象,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到垄断阶段。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垄断资本主义又有了一些新的发展变化。这以前的垄断主要是私人垄断或称一般垄断,二战后出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主义取代私人垄断成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式、新特征。
2、 垄断是怎样形成的?垄断组织有哪些形式?
答: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产生的。资本主义企业在自由竞争中,会不断通过资本积聚和集中来扩大规模,从而引起生产和资本的不断集中,也就是说,自由竞争必然会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当一个部门的大部分生产或流通为一个或几个大企业所控制的情况下,竞争的格局会发生变化,因竞争对手之间的势力强大或势匀力敌,继续竞争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不如放弃竞争,通过协商达成协议,形成垄断,并可坐享因垄断而带来的高额利润。这样,垄断就出现了。
到20世纪上半期,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
卡特尔,即通过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的一些大型垄断企业之间较稳定的垄断协议形成的、在生产或流通的某个或某些环节垄断的组织形式。
辛迪加,即把一些在法律上和生产上还是独立的大垄断企业在流通环节上统一起来,进行垄断经营的组织形式。
托拉斯,即垄断了某种商品生产和经营全过程的独立的大型垄断企业。
康采恩,即由一两个特大型垄断企业为核心,联合了各方面各领域一大批企业所形成的超大型垄断集团。
3、 垄断形成后还存在竞争吗?
答:垄断形成后竞争仍然存在。
首先,竞争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核心机制,有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
其次,从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现实的经济主体来看,虽然在某些部门存在着垄断组织,但也还存在未形成垄断部门及大量的非垄断企业,这些经济主体之间必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即使是已形成垄断的部门,也绝大部分是几个垄断企业并存,它们之间本质上依然是相互竞争的关系。
因此,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不但存在着竞争,而且竞争的主体、形式、内容和激烈程度,都较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有新的发展。
4、 什么是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答:垄断利润即垄断资本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所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大体可分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
垄断高价是指垄断资本在出售自己产品时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垄断低价是指垄断资本在购买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其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
5、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主要经济特征是什么?
答:垄断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可概括为五点:
1)垄断在经济占统治地位。
2)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3)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
4)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5)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6、 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什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大的发展?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资本主义的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战后以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具体说来有下面几点:
第一,仅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
第二,在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上,私人垄断资本无能为力或不愿进行投资建设。
第三,一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项目,也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涉足的领域。
第四,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仅靠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
第五,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出面进行某些宏观经济调控。
第六,在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方面,国家的再分配功能也越来越重要。
7、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如何进行宏观经济调控?
答: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国民经济计划化实现的。
1)财政政策。财政是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工具,通过财政把一部分国民收入集中起来进行分配,从而对生产资源的使用、个人收入的分配以及整个宏观经济运行都有巨大的影响。财政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方面。
2)货币政策。在货币资本运动的过程中实现宏观经济调节,一是对利率的调节,二是对货币流量的调节。
3) 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制定一定时期的国民经济增长计划、财政收支计划、货币发行计划、国家重点投资计划、科技教育发展计划、主要产业发展计划等,这是带有全局性、规划性、前瞻性、指导性的计划和规划。
8、 什么会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其具体表现如何?
答: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经济发展中的这样一种趋势,即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过一国和地区的范围并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国际化与资本的国际化不断发展的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其内容包括很多方面,大体可从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三方面来考察。
9、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有哪些新变化?
答:1)从生产力方面看。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社会财富迅猛增长,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发展。
2)从生产关系方面看。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所有制关系、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三方面都做了一系列调整。
3)从上层建筑方面看。当代资本主义在上层建筑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政治制度与法制的有效结合;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职能增强;资产阶级的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公民权利的内涵与外延有新的拓展;意识形态中左翼与右翼的分歧逐渐减弱,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更加明显。
10、怎样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答:(1)资本主义最初的发展时期,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代替封建社会经济形态,是人类历史山的一大进步,有其历史必然性。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了它的历史过渡性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决定的。
11、什么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答: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种表现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另一种表现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12、怎样认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取代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答:1)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一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了它的历史过渡性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决定的。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社会化的全面发展,推动了资本关系的日益社会化,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日益完备的经济基础。这样,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也就日益成熟了。
2)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不仅是一个逐步的渐进的长期过程,而且它会触及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必然会遭到阻挠和反抗,因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曲折的、长期的历史过程。
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将是一个从个别国家逐步向更多国家扩展的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在少数社会主义国家与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国家还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威胁和挑战,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也须经历复杂的斗争,并有可能出现倒退和反复。这一切都决定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
总之,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所取代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曲折,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趋势则是必然的历史走向。